1月28日至30日,市委书记孟凡利带队先后到华为、比亚迪、腾讯、中国平安、中国电子、招商银行、正威集团、深投控、顺丰速运、万科等10家总部在深世界500强企业,向各企业向企业家们员工们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感谢大家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祝愿各企业在新的一年事业兴旺、蓬勃发展。
孟凡利向各企业详细了解经营发展情况和各级政府服务情况,认真听取大家对城市建设、投资和营商环境、创业生态等方面意见建议。他说,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全市上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广大企业特别是以总部在深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大家坚定以恒心办恒业,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全球,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新活力。期盼大家在新的一年有更大作为更多成果,更好发挥在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进程中顶天立地作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孟凡利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服务企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最适宜企业成长的土壤,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为企业发展营造最好环境。他进一步强调,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让各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我们要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带着满满诚意、拿出扎实行动开展企业大走访,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全程服务,想企业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企业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温馨的服务,让各企业在深发展安心舒心。我们要实施更有力度的政策。全面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加大助企支持力度,找准企业需求与政策发力点,精准有效施策,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我们要营造更有热度的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各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让深圳这座奇迹之城始终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市领导陶永欣、余钢、郑红波、曾湃、王幼鹏分别参加有关活动。
市领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召开会议开展调研
为贯彻落实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城中村整治、山海连城等工作,并赴有关企业开展调研。市领导黄敏、余钢、郑红波、曾湃、张华、陈清、王幼鹏,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胜军,市政府秘书长高圣元分别参加有关会议或调研。
大家一致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前海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程度贡献。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地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主动性,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认真落实阶段性稳经济运行若干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扩投资、抓创新、稳外贸、促消费、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加快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建设,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破万亿到稳万亿 “工业立市”让深圳高质量发展“跑起来”
一个多月前开通的坪山云巴,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体现深圳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底蕴。
在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比亚迪集团全球总部,总装车间工人依次把发动机、动力电池等重要部件装配上车,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去年11月,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与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间相比,仅过去了半年。
“制造业当家”是深圳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深圳市统计局28日公布的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5万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工业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从2020年的9528亿元,到2021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再到2022年站稳万亿元规模,3年间,工业增加值的“稳扎稳打”,见证了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工业发展韧劲与光明前景。
盘点“深圳制造”,高技术、新领域是两大关键词——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34.7%、22.3%;从领域看,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等集群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传统优势产业在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则为经济稳增长带来新动能。今年春节期间,在深圳市坪山区,新能源轨道交通“云巴”登台亮相。在8.5公里的轨道上,电动车厢在高架轨道上利用胶轮行驶,犹如公路上的电动大巴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选择。
纵观深圳制造业,多个产业链条互相配合、同频共振的特色显著。大企业带头引领、众多企业配套成“串”的工业链条,搭建起深圳制造业发展的骨架。
在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款折叠屏手机在流水线上鱼贯而出。这款手机汇集了比亚迪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京东方提供的折叠屏幕、成都光明光电3D纳米微晶玻璃等一大批新研发零配件产品,多个环节彼此互动紧密,构成了上下游协同攻关的研发路径。
众多链条彼此交织,构建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29日举行的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明确,稳增长是全年头等重任,抓创新是根本之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心任务。
聚焦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集成电路等新赛道,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巩固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市工信部门列出了深圳制造业2023年的建设重点,预计全年推动支持12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